天辰平台開戶_國產电子軸凹印機系統優化的幾點

目前,电子技術的應用發展一日千里,在軟包裝行業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电子技術應用於軟包裝生產設備上。在這裏,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目前行業中的熱門話題——國產电子軸凹印機。

电子軸凹印機的優勢早在1 0多年前,國外軟包裝行業就已開始用电子軸凹印機逐步取代机械軸凹印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电子軸凹印機的相關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基本可以達到完全取代机械軸凹印機的水平。這主要取決於电子軸凹印機的以下優點,能為軟包裝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1)有效降低廢品率。舉例來說,电子軸凹印機取消了机械軸凹印機用於套準的補償輥,整機穿料的長度可以減少約20%。

(2)套印速度更快、更穩定,套印效果更好。

(3)縮短了停、開機時的套印時間,特別適合時下訂單逐漸縮短的生產趨勢。

(4)提高了工作速度,特別適合200m/min以上的高速印刷。

(5)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避免了很多机械傳動設備的常見毛病。

(6)整機布局更加緊湊、合理。

(7)能滿足各種應用的要求,例如在線冷封膠的塗布,以及熱熔膠滿版塗布輥和滿版印刷白版版輥的共用等。

(8)極大程度地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机械噪音,更加符合環保、健康和安全(EHS)的要求。

對电子軸凹印機的正確認識

鑒於电子軸凹印機的種種優勢,大約在7~8年前,國內一些包裝印刷机械製造企業開始研製國產电子軸凹印機,目前已有不少國產电子軸凹印機投入使用,但據用戶反映,在使用過程中大多存在一些問題,性能表現不盡如人意。例如,在套印過程中容易造成承印材料的拉伸,使得單邊套印準確,另一邊出現橫向收縮等問題,在加減速過程中這一問題更為明顯。

多年來,筆者使用過國外多個品牌的电子軸凹印機,對這種設備的性能特點和操作要領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同時,筆者也切實感覺到目前國產电子軸凹印機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對比這兩者的使用體會,筆者想特別提出一個觀點:电子軸凹印機和机械軸凹印機的不同,絕不是簡單的傳動方式的改變,而是設備整體性能的提高。正是由於电子軸凹印機的工作原理和套准方法與其他關鍵系統都有着緊密的關聯,我們就必須對各個有關聯的系統進行優化,才能滿足电子軸凹印機工作原理的要求。

电子軸凹印機系統優化的主要措施

要做好电子軸凹印機的系統優化工作,必須從以下方面着手。

1.乾燥系統的優化

在使用电子軸凹印機時,應盡量提高烘箱的工作效率,讓設備可以和用較低的乾燥溫度和合理的風速來進行烘乾,從而減少承印材料拉伸變死的可能性。

电子軸凹印機是直接利用版輥相位的改變來完成套印程序的。在版輥相位改變的過程中,必然會對設備張力系統造成衝擊。而盡量降低烘箱的工作溫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張力系統受到衝擊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減少承印材料的拉伸創造有利條件。

通過觀察國外一些成熟的电子軸凹印機的設計,可以發現其烘箱的工作溫度並不高,卻能很好地滿足高速印刷和無苯油墨印刷的要求。這是由於設計者在提高烘箱工作效率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據筆者了解,國外电子軸凹印機在乾燥系統方面的很多設計都是值得國內同行學習和借鑒的。

比如說,有的电子軸凹印機在烘箱內使用了特別設計的高性能風嘴,使得乾燥系統的風速可以達到30~45m/min。烘箱的高效能設計能很好地滿足溶劑殘留值低於法定標準的要求,並能在平衡滿足溶劑殘留值要求和LEL(最低爆炸濃度)的前提下,達到最大的熱風循環使用效果,減少VOC的排放,從而滿足環保節能的要求。此外,有的电子軸凹印機的風嘴和承托導輥之間的距離只有9~10mm,但卻能保持承印材料兩側的壓力平衡,從而有效避免承印材料的抖動和刮擦。

此外,國外电子軸凹印機的乾燥系統不但在主功能上有獨特的設計,在人性化設計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現。其風嘴一般設計為組裝式風嘴,便於製造、安裝、調整和清潔。烘箱門的開閉方式和走道有各種設計形式,以方便烘箱內部的清潔,也能充分滿足安全要求。進、排風管閥門的開閉控制採用電動或拉線方式,以方便自動控制聯動和整機布局。

2.刮刀系統的優化

在設計製造电子軸凹印機時,要盡量提高刮刀系統的剛性設計,減少刮刀震動和壓力對版輥的干涉和阻力,從而提高套印時版輥相位調整的靈敏度和精度。

在刮刀系統的優化項目中,國外的軟包裝电子軸凹印機製造商還十分重視刮刀系統的人性化設計。例如有的电子軸凹印機設計了刮刀三維空間位置的數顯裝置,操作者在更換刮刀片后,可以根據操作屏上显示的刮刀位置、角度等數據,輕鬆還原刮刀位置,從而大大縮短追色時間;刮刀片一般採用机械式的快速鎖定裝置,使刮刀的鎖定更加簡單、快捷和可靠;有些刮刀系統甚至還帶有自動清洗裝置,可以代替人工清洗,減少換版準備時間。

3.印刷單元壓輥的優化

在版輥相位的調整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外力對其的干涉。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印刷單元壓輥的優化是重要工作之一。如何在壓力較小的情況下實現油墨的完美轉移,同時減小對版輥相位調整的影響,是壓輥優化工作的關鍵所在。

保持均勻而適中的硬度,是衡量壓輥質量好壞的關鍵要求。質量好的壓輥能將其自身對版輥相位調整的干涉和對承印材料的張力衝擊減至最小,即使在輕壓力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良好的印刷效果。國外同行在設計製造电子軸凹印機時,大多使用高質量的套筒式橡膠壓輥,硬度非常均勻,可以保證自身與承印材料之間呈線接觸而非面接觸,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承印材料和版輥相位調整的影響;同時其還採用鉗式的套筒式壓輥芯軸快速接頭,以達到快速和自動定位的目的。

4.伺服電機傳動設計的優化

依據电子軸凹印機的套准原理,可見如何減少伺服電機和版輥軸連接傳動的間隙也是決定电子軸凹印機質量高度的關鍵因素之一。國外成熟的电子軸凹印機均使用大扭矩、低轉速的伺服電機和專用的軟性無間隙聯軸節,盡量使用直接傳動的方式,以求實現精確的版輥相位調整。

反觀國內一些电子軸凹印機的傳動方式設計,為了滿足傳統的無軸式版輥裝版氣缸的伸縮需要,而設計出複雜的雙軸齒輪減速箱,大大增加了傳動間隙,浪費了伺服電機原有的精度。筆者認為這實在是不可取的方案。而國外的电子軸凹印機多採用連軸式或組裝式的有軸版輥,可能就是出於對上述原因的考慮。

5.軟件編程的基本原則

為減少和吸收由於版輥相位調整過程對承印材料張力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衝擊,在軟件編程過程中,設計版輥相位移動的指令時,應盡量遵守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加密調整頻率,盡量減少每次版輥相位調整的幅度。

(2)在升減速過程中,盡量增加調整點,讓升減速曲線盡量圓滑。

(3)對於不同的承印材料,應根據其不同的物理特性,設計不同的升減速曲線。

(4)控制軟件應帶記憶功能,方便對重複訂單的控制,以達到穩定的工作效果。

6.使用者操作習慣的改變

由於电子軸凹印機不同於傳統的机械軸凹印機,在操作過程中,使用者也必須改變一些操作習慣。

(1)使用者應明白电子軸凹印機各功能系統的工作原理。

(2)應盡量降低烘箱的工作溫度,同時保證冷卻輥的線速度和薄膜走料速度的同步。

(3)應選用硬度合適、均勻的高質量印刷壓輥,同時盡量調低對版輥的壓力。

(4)選擇合理的刮刀角度,盡量減小刮刀壓力。

(5)養成良好的工藝參數記錄習慣,方便重複訂單時使用。

以上就是筆者結合多年來使用國外电子軸凹印機的經驗,嘗試總結的电子軸凹印機各個關鍵系統對整機性能的重要性和密切聯繫,希望讀者能明白“电子軸凹印機和机械軸凹印機的不同,絕不是簡單的傳動方式的改變,而是設備整體性能的提高”這一問題的核心。如果這些經驗總結能對行業內电子軸凹印機設計人員有所啟發和幫助,那正是筆者的用心所在。祝願和期待國產电子軸凹印機能早日在國際舞台上佔據其應有的一席地位!


上一篇
天辰註冊登錄_【基礎】生產開始前,主要原輔材
上一篇
天辰註冊登錄_薄膜粘連性與摩擦係數的測試方法
  • 版权声明: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2023-05-07发表于 天辰胶袋栏目。
  • 转载请注明: 天辰平台開戶_國產电子軸凹印機系統優化的幾點| 天辰胶袋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