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2011年對塑料彩印包裝企業進行QS換證審批工作的要求,對用於食品塑料包裝袋在檢驗中明確指出,苯不準檢出。因此,包裝企業都進行了對印刷油墨的更換。大部分企業採用了無苯的油墨。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給企業造成了不少損失。對無苯油墨的特點及塑料印刷和應用應注意下列事項。
無苯油墨的選用
無苯油墨是指此油墨在使用中採用的溶劑是什麼。在目前它可分為:醇溶系列,溶劑為醇類;醇水系列,溶劑為醇和水;水溶性系列,為水;無苯有酮系列,溶劑為酮類酯類;無苯無酮系列,溶劑為酯類等。油墨用樹脂體系中目前常用的可分為:聚酰胺系列、聚丙烯系列、丙烯酸系列、聚氨酯系列等。主要可分為三大體系:丙烯酸共聚改性醇溶體系、氯化聚丙烯性酯溶體系、聚氨酯醇、酯溶體系。在選擇油墨時一定要與供應廠家聯繫明確,根據印刷基材正確選用自己所需要的油墨體系和種類。
溶劑的選用
確定了油墨種類后,就要正確選用溶劑了。無苯油墨的溶劑為:醇類包括異丙醇、乙醇、無水乙醇等;酯類包括乙脂、正丙脂、丁脂等。無苯油墨在使用溶劑上要求更嚴格,特別是在印刷過程中。因為,它使用溶劑單一、溶解力差、不易調整揮發速度、油墨轉移率低。所以,在選用溶劑上不可選用非標溶劑,一定要選擇達國標溶劑。有不少企業只看價格,不測質量。在價格上花了國標的錢,在質量上用的是非標。這種現象千萬要當心,以免給印刷帶來不便,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各體系油墨在印刷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共同問題
無論是哪類油墨,最好根據油墨商所提供的工藝標準要求操作,不能像苯溶油墨那樣隨意操作。它們的共同問題是:酯溶油墨氣味大,油墨本身氣味大,主要是酯類溶劑的味道。印刷共同問題是:刮不凈版、反黏、易干版、堵版、特別是淺網印刷更為嚴重。有苯油墨的釋放性、抗疲勞性和幾種適用的溶劑對印刷環境、印刷要求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而無苯油墨本身連接料釋放性和其他性能都差於有苯油墨。在加上丁酯、正丙酯、正丁醇等此類溶劑通俗稱為高沸點惰性溶劑,與油墨結合性較好、混合后更不易揮發造成酯類溶劑殘留量增加引起各種問題;如果不用這些高沸點慢干溶劑對淺網轉移、印刷適性影響更大,便會導致上述現象的發生。同時對印刷設備的要求更高,印速越快可調整性越強印刷效果越好。對無苯油墨的溶劑釋放、揮發更有優勢。
印刷前期的要求
1.製版方面的要求:盡量減少多色壓印、盡量選擇線條版、盡量減少色數。另外,製版工藝產生的網穴孔形狀、寬度和深度,會對油墨轉移效果有着較大的影響。特別是高光的細微層次和淡色調飽和度影響更大。目前,製版廠是根據印刷機的速度和承印材料的性質確定版深,及加網線數。現在也應給版廠提示所用油墨的性能並包括打樣油墨。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對機速慢的版輥淺網穴版雕刻時略深一些。
2.車間環境要求:一般印刷車間溫度8℃至28℃。如果溫度過高,溶劑揮發速度太快,從而出現“干版”現象,造成轉移不良、造成靜電過大;靜電過大影響印品質量,還能引起放電造成火災;車間濕度最好控制在55%至75%。如果環境濕度太大,空氣中的水分會進入墨槽,會造成油墨軟化、樹脂白化使油墨溶解性變差,影響油墨轉移效果。更影響複合強度,也會使氣味殘留過大超標。
印刷過程中的要求
1.印刷機的速度:在印刷時,先要確定印機速,這個是根據自己的印刷機性能和承印物來決定的。機速快油墨轉移率高,印刷產品效果好;印速過低時,油墨轉移也會受到影響,表現為流平性不好,色相偏淺不均勻等現象。嚴重的就造成干版、堵版印不上色了。
2.油墨的黏度及揮發速度:油墨黏度一般是根據印刷機的速度來調整到工作濃度;揮發速度也是根據印刷機的速度來調整到,快乾、中干、慢干。適應各方面的條件,達到理想的印品效果。
3.刮墨刀的要求:刮墨刀的角度和種類,會影響刮墨效果和印版網穴內的油墨轉移率。調小刮刀壓力、採用軟刀片、適當減小刀的角度,均可以改善油墨的轉移效果。關鍵要調刮刀角度,應在45度至65度之間調整。
4.刮墨點與壓印點的距離調整:要調到最佳距離。刮墨點離印版壓印點的距離較遠,小網穴里的油墨容易乾結,出現干版現象,因此應該將刮墨刀往前推,離壓印線近些,這樣有利於亂墨刀將多餘的油墨颳去,使網孔內的油墨很好地轉移到承印材料上;但也不能太近,太近也會造成圖案不清晰、撞網、粘連等現象。
5.壓印膠輥的壓力:壓印輥的壓力對油墨的轉移影響很大。提高印刷壓力可以增大承印材料與印版之間的相對作用力,從而提高凹印油墨的轉移率。但壓力過大,更會帶來負面作用,會出現雙眼皮、小文字不清楚、油墨外溢等現象。有壓力表的印機應控制在2公斤左右,無壓力表的應調到適合,切不可太大。
6.烘箱溫度的要求:烘箱溫度的調整是根據承印物來確定的。一般情況BOPP、PE、CPP烘箱溫度在45℃左右;PET、NY在50℃左右。烘箱溫高對無苯油墨的釋放性產生更嚴重的影響,因為溫度高會讓無苯油墨連接料以及溶劑迅速揮發造成表干現象,應加大冷風量。
無苯無酮油墨的應用
以丙烯酸樹脂為連結料,以醇類(乙醇)為真溶劑,以酯類(丁酯、乙酯)為輔助溶劑調整揮發速率。普遍用於表面印刷製作普通食品包裝用。
改性氯化聚丙烯體系油墨為酯溶性,油墨,主要以正丙酯、乙酸乙酯、丁酯為稀釋溶劑。印刷基材主要是適合BOPP系列薄膜印刷,製作普通食品韻包裝袋用。
聚氨酯體系油墨分為無苯低酮和無苯無酮兩種。主要用於PET、PA、BOPP(通用型)薄膜印刷,及蒸煮包裝的印刷,但部分實力較強的油墨生產企業也推出了BOPP、PET薄膜一體化油墨,減少了油墨的種類以及更換的麻煩,降低了油墨庫存。但是對於小型軟包裝彩印企業而言,由於正丙酯較難購買,價格偏高,再加上機速慢(上墨量大)、乾燥系統較差,複合熟化後會出現較嚴重的異味或反粘現象,一般不選擇正丁酯溶劑;而大中型企業由於設備優良圖像處理,機速能基本達到200米/分鐘左右,乾燥系統較好,冷卻裝置效果好,使用正丙酯作為溶劑的印刷效果可與有苯油墨相媲美甚至更亮。無苯無酮聚氨酯油墨可使用正丙酯、丁酯、乙酯和異丙醇、正丁醇等溶劑,但一般只用正丙酯和異丙醇作為稀釋劑。
綜上所述,我們在選用無苯油墨時一定要慎重,多與供應商進行多方面的溝通,切不可像使用有苯有酮油墨那麼隨意。因為這幾年有許多企業進了無苯油墨經使用效果差,放在庫里不使用時間長了就全部失效了,造成浪費。所以,要做到先了解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