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署主管Erik Solheim稱塑料是一種"神奇的材料"。的確如此,塑料質量輕,抗腐蝕能力強,容易被製作成不同形狀,耐用防水,絕緣性好,而且方便攜帶等。因此在很多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食品儲存,醫療器械,汽車工業等。然後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尤其是塑料包裝,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的白色垃圾;海洋生物體內的塑料微粒,這些都與塑料包裝緊密聯繫在一起。
隨着環境保護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行動遏制塑料污染,盧旺達成為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先鋒;肯尼亞幫助清理國家公園;一些政治家、名人和公眾紛紛在推特上宣布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並呼籲他人也這樣做;一些觀察人事還表示他們可能會發布塑料憲章。
聯合國環境署的一份新報告建議:禁塑令和徵稅是應對塑料垃圾問題的有效策略。該報告還提出:政府必須改進塑料垃圾管理條例。同時還應該出台財政激勵措施,以便消費者、零售商和製造商改變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習慣。處理好塑料垃圾,有助於避免付出高昂的金錢來治理下游污染。
儘管已經有60多個國家使用禁塑令和徵稅來控制塑料使用量,尤其是塑料袋;但是有些國家卻收效甚微,塑料袋使用量甚至比以前更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更好的替代品。
禁塑令和徵稅只能是限制過度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過渡性策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塑料的替代品能夠問世,徹底解決塑料污染問題。